認識神召會
及我們的教會「神召會頌恩堂」

曾勝基牧師

神召會 “Assemblies of God”,希腊文是 “ekklesia”,意即「被召出來的一群」。源起於美國人巴咸 (Charles Fox Parham 1873-1929) 及西摩 (William J. Seymour1870-1922) 兩人有關。前者1901於堪薩斯洲托皮加市 ( Kansas, Topeka ) 伯特利聖經學院與學生首先得著靈浸經驗,後者1906年於洛杉磯亞蘇沙街132號 ( Azusa Street 132 ) 將巴咸的靈浸經驗發揚光大。

1906年亞蘇沙街大復興爆發後,美國各地刊物報章爭先恐後報導聚會情況,每天吸引無數信徒及好奇者慕名而至,得著靈浸經驗的信徒回到本土後,都不遺餘力推動五旬節信仰,帶動各地成立五旬節信仰教會。

五旬節信仰初期發展波折重重,除遭教會界大肆批評為異端歪說,自己圍內亦因神學見解不同分成兩派。面對外患內憂,催逼五旬節信仰教會發出呼聲,要求成立一個可以容納神學觀點相近的組織。

1913年《使徒信心》期刊主篇標爾 (E.N.Bell) 與阿拉巴馬洲的羅吉斯 (H.G.Rodgers) 合力促成「基督神的教會」與「神的教會」合併,這兩會都是當時具有實力的五旬節信仰教會。合併後,標爾建議成立常務會議,研究促成五旬節信仰教會大合一的可行方案。會議於1914年四月在阿肯色洲的熱泉市召開,發起人有五位領袖,分別是邊臣 (M.M.Pinson)、哥連士( A.P.Collins)、高士( H.A.Goss)、高柏文(D.C.O.Opperman)、標爾(E.N.Bell),參與者約三百位來自各地的代表,會議大前提是促成一個既合一且寬鬆的組織 (見Blumhofer, p.200.)。

第一屆大會沒有通過任何會章,也沒有通過教義的聲明,只通過平等、合一、合作的原則,並地方教會加入團體後自主權不變。會議也通過命名新組織為「神召會」,意即「被神召出來的一群」。由於赴熱泉會議的代表來自全美,所以經他們成立的組織(神召會)便順理成章貴為代表,奠定神召會繼後在美成為推動五旬節信仰的大旗手。往後,神召會在美發展迅速,三數十年間成為最大的白種人五旬節信仰組織。

神召會1914-18期間的會議除處理合一,便是草擬信規方面,包括救恩、靈浸、恩賜、前千禧年,超然醫治,浸禮與聖餐,與及地方神召會的聚集形式等。經過幾年的整合,神召會中央組織正式成立 (1918),總部設於密蘇里洲的春田,統籌過去各自為政的事工。

神召會的創會使命是向本土及海外傳福音。古典的五旬節信仰除強調靈浸,便是耶穌基督的回來,加上前千禧年的信念,促使神召會投放大量資源在本土和海外宣教。神召會宣教部第一任主管科亞 (Flower) 這樣形容神召會與宣教的關係:‘completed an era of progress which firmly established the AG as an aggressive agency for foreign missionary work.’ 科亞提出宣教士在外建立教會後要自立,若能的話,便自行建立聖經學院訓練當地工人。他遠大的眼光不但使神召會在海外星羅密佈,屬於神召會的聖經學院亦不斷增加,時至今日,分佈世界約四百七十所。有位神召會先賢說:「宣教工作對神召會像一把尺,量度她忠於自己的傳統到多大程度。」

神召會成立早期,教會界對她充滿戒心。直至三、四十年代,教會界目睹她的發展,才稍為收歛過往的敵意,勉為其難接受她為基督教的肢體。根據記錄,1930s神召會在美的教會增至三千五百所,信徒十八萬四千多人(Kendrick, Promise, p.95.)。1950s神召會聲稱在美有八千多間教會,信徒五十多萬人。1970s美國數次宗派增長調查,神召會都名列前矛。1997統計神召會在美的信徒約二百五十萬,分別在五十六個地區參加一萬二千個聚會,有三萬二千教牧牧養他們。今日,神召會在南美和非洲的增長更驚人,單是巴西已有一千二百萬信徒。反觀美國出現下跌趨勢,數字仍是兩、三百萬左右。

神召會歷來都強調自己從世界分別出來,也是這信念支配著早期信徒的生活態度。他們過著敬虔渡日的生活,對新觀念、新事物保持距離,恐防受到世俗的感染。進入四零年代後,隨著時代進步,年青一代開始接受新文化、新事物,而老一代儘管不願意,也勉為其難去接受和適應,一方面重新思考過去某些敏感的信念,像千禧年主義,復古理想主義等,此外,也意識到制度的重要,開始著手進行鞏固架構,及部署轉移傳統給第二代的計劃。

四零年代神召會致力突破孤立,爭取教會界接納認同。四零年代之前,神召會與教會界甚少來往。進入四零年代這種情況逐漸改善。四二年福音派在聖路易市舉行的大會,神召會派威廉 (Ernest S. William)、科亞 (J. Roswell Flower)、柏堅 (Noel Perkins) 等人參加。大會通過成立福音派全美協會 (NAE),代表一些以新教傳統為背景的教會。神召會的參加雖受到基要派與福音派質疑,但最後阻不了神召會得到NAE大部份的會員接受為成員。四零年代晚,神召會成立兩個超宗派組織,加快她融入教會界的步伐,分別是1947在蘇黎世成立的世界五旬宗大會,及1948成立的北美五旬宗協會。

進入六零年代,福音派崛起,成為教會界的主流;同時,五旬節信仰圈子也出現突變,失驚無神從中冒出靈恩更新運動 (1960-70)。神召會作為五旬節信仰的前鋒,眼看靈恩運動冒現,但卻又不由她作主,驀然發覺領導地位面臨威脅。不過,這只是中央的態度,由地方教會,基層牧師,到平信徒,他們與靈恩更新運動卻不乏交往和合作。這群志同道合的人從未想到,彼此可以在較闊的背景下各獻所長,各得所需。期間,不少神召會牧師成為靈恩更新運動顧問、教師、講員;此外,他們也禮尚往來邀請靈恩運動的領袖分享經驗。神召會中央想也未想過,他們懼怕的事竟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,因為上述兩種不同的動力融合後,日後間接提升神召會在教會界的地位。但當時,神召會為防止地位旁落,除加強與福音派聯繫,堅守過去的古典信念,更對靈恩更新運動保持距離。其時,神召會與福音派交往主要透過NAE。當時神召會會長 (Thomas F. Zimmerman 1959-85) 也是NAE會長。從某種程度來說,那段期間,神召會在不知不覺間被福音派逐步同化。

 

認受性的提升,加上其它因素(社會經濟與教育因素),神召會被同化的跡象逐步累進。神召會信徒在思想與生活方面,有增無減越來越接近美國社會中產人仕。這個前被稱為「聖潔」的宗派,曾幾何時被教會界排擠,想不到進入八十年代成為教會界紅人,但聲望背後卻付上被同化的代價。這代價卻實不菲,使人擔心她會否像水煮青蛙的收場。(Paul B. Tinlin, Edith L. Blumhofer “Decade of Decline or Harvest? Dilemmas of the AG” ,The Christian Century〔10-17 July 1991〕)美國有很多成功的故事,而神召會是其中之一。有誰想到一個來自低下階層,曾被教會界排擠孤立,今其宣教事業遍及世界,對普世教會影響舉足輕重。

開荒創業是神召會創會宗旨之一。神召會辦的神學院,教出來的學員不少是開荒創業先鋒,成功的例子也不少。鮮有人知,神召會的成功是在美國境外,而非美國境內。從創會開始,神召會就採取進取性的海外宣教策略。據九六年美總會錄得支持宣教的款項,達到二千三百五十百萬美圓,數目接近總會支出70%。差出的美籍宣教士達一千七百多人,都受過宣教訓練,在全球一百四十八個國家,十四萬六千間教會,與當地的神召會聯袂工作,服事多過二千五百萬信徒。(Biennial Report of The Assemblies of God〔Springfield, MO: Executive Presbytery for the 47 General Council,1997〕)。

神召會自成立以來,海外宣教工作不遺餘力,宣教版圖遍及世界各地,包括中國大陸在內。據資料顯示,二十世紀中葉,有不少五旬節信仰教會已登陸中國,其中包括神召會、五旬節聖潔會、神的教會、四方福音會等等。神召會集中於華南地區發展,從農村和小鎮入手,以辦學和兒童院開基立業。由於五旬節信仰聚會興奮熱切,著重關心和相愛,聚會常有個人見証彰顯神的信實,也有為病人按手禱告醫治,故容易得到民間普羅百姓受落。所以短短時間,神召會在華南地區已有長足的發展,後更在廣州開辦聖經學院,訓練傳道人以應發展所需。直至中國變色,神召會才撤退至香港發展。

神召會西教士和本土傳道人撤至香港後,分別散居港九、新界各地繼續傳揚福音,開基立業。基於經濟及資助短缺,不少選擇生活指數較低的新界區落腳。「頌恩堂」前身「上水神召會」的傳道人(吳向榮),他是廣州時期神召聖經學院的學生,中國變色後隨隊撤至香港,在新界上水落腳,以辦幼稚園傳揚福音,建立教會。可以說「辦學宣教」是神召會早年的典型宣教模式。今天,幾所老牌神召會追溯其歷史都是靠辦學起家。

 

七零年代末吳先生離去,是時上水神召會剛在起步期,人數少,經濟弱,沒有能力請傳道人。這時候,會友麥子明先生剛畢業於神召聖經學院,在他與一群年青會友承擔下,並得「神召會基督徒中心」(位於粉嶺聯和墟)借出地方聚會,問題得以暫時解決。日後教會遷往粉嶺聯和墟聯昌街26號2樓才算穩住陣腳,亦於其時改名為「神召會頌恩堂」。

 

八零年代中麥先生因事離去,教會沒有傳道人,傳道牧養便落在一群年青人身上,以弟兄會的領導形式運作。八七年頌恩堂搬離粉嶺聯和墟,租借北區大會堂和粉嶺宣道園聚會達年多之久。八九年教會購置上水新豐路12號2樓,頌恩堂由那時才穩定下來,開始發展教會的雛型。有了地方,信徒歸屬感增加,人數也穩定下來。由八零年代晚到九零年代初,短短數年,頌恩堂陸續有四位會友奉獻讀神學,畢業後均在母會事奉。最鼎盛時,頌恩堂全職傳道人有四位,成為一時佳話。

 

好景不常,未幾,幾位傳道人因個人理由相繼離開,教會頓時陷入停滯時期。九五年曾勝基牧師受召為頌恩堂主任。上任後致力於教會增長,一方面為教會固本培元,一方面發展青年事工,建立新一代來繼往開來。踏入二零年代,教會人數增加,地方不敷應用,開始物識新堂擴展。唯上水地方選擇不多,理想的罕見。在神開路下,2002年覓得上水新成路21號金湖居地下,並以喜出望外的價錢成功洽購。經此轉變,教會進入新的發展階段,由二樓家庭式教會轉向地下社區式教會。在天時、地利、人和下,教會增長迅速,幾年間成為一所中型教會。

神召會 “Assemblies of God”,希腊文是 “ekklesia”,意即「被召出來的一群」。源起於美國人巴咸 (Charles Fox Parham 1873-1929) 及西摩 (William J. Seymour1870-1922) 兩人有關。前者1901於堪薩斯洲托皮加市 ( Kansas, Topeka ) 伯特利聖經學院與學生首先得著靈浸經驗,後者1906年於洛杉磯亞蘇沙街132號 ( Azusa Street 132 ) 將巴咸的靈浸經驗發揚光大。

1906年亞蘇沙街大復興爆發後,美國各地刊物報章爭先恐後報導聚會情況,每天吸引無數信徒及好奇者慕名而至,得著靈浸經驗的信徒回到本土後,都不遺餘力推動五旬節信仰,帶動各地成立五旬節信仰教會。

五旬節信仰初期發展波折重重,除遭教會界大肆批評為異端歪說,自己圍內亦因神學見解不同分成兩派。面對外患內憂,催逼五旬節信仰教會發出呼聲,要求成立一個可以容納神學觀點相近的組織。

1913年《使徒信心》期刊主篇標爾 (E.N.Bell) 與阿拉巴馬洲的羅吉斯 (H.G.Rodgers) 合力促成「基督神的教會」與「神的教會」合併,這兩會都是當時具有實力的五旬節信仰教會。合併後,標爾建議成立常務會議,研究促成五旬節信仰教會大合一的可行方案。會議於1914年四月在阿肯色洲的熱泉市召開,發起人有五位領袖,分別是邊臣 (M.M.Pinson)、哥連士( A.P.Collins)、高士( H.A.Goss)、高柏文(D.C.O.Opperman)、標爾(E.N.Bell),參與者約三百位來自各地的代表,會議大前提是促成一個既合一且寬鬆的組織 (見Blumhofer, p.200.)。

第一屆大會沒有通過任何會章,也沒有通過教義的聲明,只通過平等、合一、合作的原則,並地方教會加入團體後自主權不變。會議也通過命名新組織為「神召會」,意即「被神召出來的一群」。由於赴熱泉會議的代表來自全美,所以經他們成立的組織(神召會)便順理成章貴為代表,奠定神召會繼後在美成為推動五旬節信仰的大旗手。往後,神召會在美發展迅速,三數十年間成為最大的白種人五旬節信仰組織。

神召會1914-18期間的會議除處理合一,便是草擬信規方面,包括救恩、靈浸、恩賜、前千禧年,超然醫治,浸禮與聖餐,與及地方神召會的聚集形式等。經過幾年的整合,神召會中央組織正式成立 (1918),總部設於密蘇里洲的春田,統籌過去各自為政的事工。

神召會的創會使命是向本土及海外傳福音。古典的五旬節信仰除強調靈浸,便是耶穌基督的回來,加上前千禧年的信念,促使神召會投放大量資源在本土和海外宣教。神召會宣教部第一任主管科亞 (Flower) 這樣形容神召會與宣教的關係:‘completed an era of progress which firmly established the AG as an aggressive agency for foreign missionary work.’ 科亞提出宣教士在外建立教會後要自立,若能的話,便自行建立聖經學院訓練當地工人。他遠大的眼光不但使神召會在海外星羅密佈,屬於神召會的聖經學院亦不斷增加,時至今日,分佈世界約四百七十所。有位神召會先賢說:「宣教工作對神召會像一把尺,量度她忠於自己的傳統到多大程度。」

神召會成立早期,教會界對她充滿戒心。直至三、四十年代,教會界目睹她的發展,才稍為收歛過往的敵意,勉為其難接受她為基督教的肢體。根據記錄,1930s神召會在美的教會增至三千五百所,信徒十八萬四千多人(Kendrick, Promise, p.95.)。1950s神召會聲稱在美有八千多間教會,信徒五十多萬人。1970s美國數次宗派增長調查,神召會都名列前矛。1997統計神召會在美的信徒約二百五十萬,分別在五十六個地區參加一萬二千個聚會,有三萬二千教牧牧養他們。今日,神召會在南美和非洲的增長更驚人,單是巴西已有一千二百萬信徒。反觀美國出現下跌趨勢,數字仍是兩、三百萬左右。

神召會歷來都強調自己從世界分別出來,也是這信念支配著早期信徒的生活態度。他們過著敬虔渡日的生活,對新觀念、新事物保持距離,恐防受到世俗的感染。進入四零年代後,隨著時代進步,年青一代開始接受新文化、新事物,而老一代儘管不願意,也勉為其難去接受和適應,一方面重新思考過去某些敏感的信念,像千禧年主義,復古理想主義等,此外,也意識到制度的重要,開始著手進行鞏固架構,及部署轉移傳統給第二代的計劃。

四零年代神召會致力突破孤立,爭取教會界接納認同。四零年代之前,神召會與教會界甚少來往。進入四零年代這種情況逐漸改善。四二年福音派在聖路易市舉行的大會,神召會派威廉 (Ernest S. William)、科亞 (J. Roswell Flower)、柏堅 (Noel Perkins) 等人參加。大會通過成立福音派全美協會 (NAE),代表一些以新教傳統為背景的教會。神召會的參加雖受到基要派與福音派質疑,但最後阻不了神召會得到NAE大部份的會員接受為成員。四零年代晚,神召會成立兩個超宗派組織,加快她融入教會界的步伐,分別是1947在蘇黎世成立的世界五旬宗大會,及1948成立的北美五旬宗協會。

進入六零年代,福音派崛起,成為教會界的主流;同時,五旬節信仰圈子也出現突變,失驚無神從中冒出靈恩更新運動 (1960-70)。神召會作為五旬節信仰的前鋒,眼看靈恩運動冒現,但卻又不由她作主,驀然發覺領導地位面臨威脅。不過,這只是中央的態度,由地方教會,基層牧師,到平信徒,他們與靈恩更新運動卻不乏交往和合作。這群志同道合的人從未想到,彼此可以在較闊的背景下各獻所長,各得所需。期間,不少神召會牧師成為靈恩更新運動顧問、教師、講員;此外,他們也禮尚往來邀請靈恩運動的領袖分享經驗。神召會中央想也未想過,他們懼怕的事竟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,因為上述兩種不同的動力融合後,日後間接提升神召會在教會界的地位。但當時,神召會為防止地位旁落,除加強與福音派聯繫,堅守過去的古典信念,更對靈恩更新運動保持距離。其時,神召會與福音派交往主要透過NAE。當時神召會會長 (Thomas F. Zimmerman 1959-85) 也是NAE會長。從某種程度來說,那段期間,神召會在不知不覺間被福音派逐步同化。

 

認受性的提升,加上其它因素(社會經濟與教育因素),神召會被同化的跡象逐步累進。神召會信徒在思想與生活方面,有增無減越來越接近美國社會中產人仕。這個前被稱為「聖潔」的宗派,曾幾何時被教會界排擠,想不到進入八十年代成為教會界紅人,但聲望背後卻付上被同化的代價。這代價卻實不菲,使人擔心她會否像水煮青蛙的收場。(Paul B. Tinlin, Edith L. Blumhofer “Decade of Decline or Harvest? Dilemmas of the AG” ,The Christian Century〔10-17 July 1991〕)美國有很多成功的故事,而神召會是其中之一。有誰想到一個來自低下階層,曾被教會界排擠孤立,今其宣教事業遍及世界,對普世教會影響舉足輕重。

開荒創業是神召會創會宗旨之一。神召會辦的神學院,教出來的學員不少是開荒創業先鋒,成功的例子也不少。鮮有人知,神召會的成功是在美國境外,而非美國境內。從創會開始,神召會就採取進取性的海外宣教策略。據九六年美總會錄得支持宣教的款項,達到二千三百五十百萬美圓,數目接近總會支出70%。差出的美籍宣教士達一千七百多人,都受過宣教訓練,在全球一百四十八個國家,十四萬六千間教會,與當地的神召會聯袂工作,服事多過二千五百萬信徒。(Biennial Report of The Assemblies of God〔Springfield, MO: Executive Presbytery for the 47 General Council,1997〕)。

神召會自成立以來,海外宣教工作不遺餘力,宣教版圖遍及世界各地,包括中國大陸在內。據資料顯示,三十世紀中葉,有不少五旬節信仰教會已登陸中國,其中包括神召會、五旬節聖潔會、神的教會、四方福音會等等。神召會集中於華南地區發展,從農村和小鎮入手,以辦學和兒童院開基立業。由於五旬節信仰聚會興奮熱切,著重關心和相愛,聚會常有個人見証彰顯神的信實,也有為病人按手禱告醫治,故容易得到民間普羅百姓受落。所以短短時間,神召會在華南地區已有長足的發展,後更在廣州開辦聖經學院,訓練傳道人以應發展所需。直至中國變色,神召會才撤退至香港發展。

神召會西教士和本土傳道人撤至香港後,分別散居港九、新界各地繼續傳揚福音,開基立業。基於經濟及資助短缺,不少選擇生活指數較低的新界區落腳。「頌恩堂」前身「上水神召會」的傳道人(吳向榮),他是廣州時期神召聖經學院的學生,中國變色後隨隊撤至香港,在新界上水落腳,以辦幼稚園傳揚福音,建立教會。可以說「辦學宣教」是神召會早年的典型宣教模式。今天,幾所老牌神召會追溯其歷史都是靠辦學起家。

 

七零年代末吳先生離去,是時上水神召會剛在起步期,人數少,經濟弱,沒有能力請傳道人。這時候,會友麥子明先生剛畢業於神召聖經學院,在他與一群年青會友承擔下,並得「神召會基督徒中心」(位於粉嶺聯和墟)借出地方聚會,問題得以暫時解決。日後教會遷往粉嶺聯和墟聯昌街26號2樓才算穩住陣腳,亦於其時改名為「神召會頌恩堂」。

 

八零年代中麥先生因事離去,教會沒有傳道人,傳道牧養便落在一群年青人身上,以弟兄會的領導形式運作。八七年頌恩堂搬離粉嶺聯和墟,租借北區大會堂和粉嶺宣道園聚會達年多之久。八九年教會購置上水新豐路12號2樓,頌恩堂由那時才穩定下來,開始發展教會的雛型。有了地方,信徒歸屬感增加,人數也穩定下來。由八零年代晚到九零年代初,短短數年,頌恩堂陸續有四位會友奉獻讀神學,畢業後均在母會事奉。最鼎盛時,頌恩堂全職傳道人有四位,成為一時佳話。

 

好景不常,未幾,幾位傳道人因個人理由相繼離開,教會頓時陷入停滯時期。九五年曾勝基牧師受召為頌恩堂主任。上任後致力於教會增長,一方面為教會固本培元,一方面發展青年事工,建立新一代來繼往開來。踏入二零年代,教會人數增加,地方不敷應用,開始物識新堂擴展。唯上水地方選擇不多,理想的罕見。在神開路下,2002年覓得上水新成路21號金湖居地下,並以喜出望外的價錢成功洽購。經此轉變,教會進入新的發展階段,由二樓家庭式教會轉向地下社區式教會。在天時、地利、人和下,教會增長迅速,幾年間成為一所中型教會。